Doctoral ResearchStation  |  Animal Drugs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
>Products>Animal Health-care
Products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中西药相互作用的机理简析

       中药的优势在于其多活性成分发挥药效作用,调动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,达到多效性和 整体的调节作用;西药多为化学单体,组成成分明确,作用靶点具有专一性和针对性,其作 用机理相对中药比较清楚,疗效评价体系比较容易明确。随着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开展,中西 药的联合运用,西药治标、中药治本双重保险,从而形成了中西药合璧的用药模式。本文从 中西药物相互作用的药动学与药效学等方面,简析中西药相互使用的作用机理。 

一、中西药物相互作用的药代动力学 

       药物进入机体以后,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就是药动学。从这方面讲,药物的吸收和药物的 消除对药效有很大的影响。药代动力学指中药(或西药)能使西药(或中药)的体内过程(即药物 的吸收、分布、代谢和排泄)一个或多个环节发生变化,从而影响药物(中药或西药)在体内的 浓度,使药效随之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化。 

(一)对吸收的影响 

       中西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过程和吸收速度。影响的因素主要有 胃肠道酸碱度的变化,胃肠蠕动的强弱,胃排空时问的长短,以及在胃肠内发生螯合、吸附 作用等。 

1 胃肠道酸碱度的变化中西药相互作用影响胃肠道酸碱度变化,又可通过两种方式影响药物的吸收。

       (1)改变药物的非解离型的比例。大多数药物在胃肠道是通过被动转运的方式吸收的。 根据药物跨膜简单扩散规律,非解离型易于跨过生物膜而被吸收,解离型则不易被吸收感发 热者加葛根、苏叶以解表散寒。一般说来,如阿斯匹林、巴比妥和呋喃坦啶等呈弱酸性的药 物在酸性环境中非解离型部分比例增大,故在胃易被吸收;而安茶碱、奎宁、苯丙胺、奎尼 丁、氨替比林等呈弱碱性的药物在碱性环境中非解离型部分比例增大,故在肠道易被吸收, 而在胃酸性环境中解离型极多而不易被吸收。抗酸中成药如陈香白露片(呈碱性)或乌贝散可 提高胃肠道 pH 值,与弱酸性药物(如阿斯匹林等)同服会使后者解离型部分增多而吸收减少;但若与弱碱性药物(如氨茶碱等)同服,则会使后者非解离型部分增多而吸收增加。 

       (2)改变药物的溶解速度。胃肠道酸碱度的变化还会影响药物的溶解速度,其干扰药物 的吸收作用有时比解离度还大。如弱酸性药物阿斯匹林与中成药大黄苏打片合用,则因后者 的碱性增加阿斯匹林的溶解速率,促进胃排空和肠吸收,使其吸收加快,起效迅速。弱碱性 药四环素在 pH 值为 1~3 时溶解度最大,约为 pH 值为 5~6 时的 100 倍,若与抗酸中成药陈香白露片合用,可使胃液的 pH 值上升到 4,从而影响四环素的完全溶解,不溶解的部分进入小肠(pH 值约为 5~6),仍不利于溶解,因而可使大约 50%的四环素因不溶解而不被吸收,降低药效。 

2 胃肠蠕动和胃排空时间的变化 

       胃肠蠕动是影响药物吸收的重要因素。胃肠道蠕动增强,内容物停留时问则缩短,从而某些药物的吸收就会减少;反之,胃肠蠕动减弱,内容物停留时问则延长,从而某些药物的吸收就会增加。 

       例如:如含莨菪生物碱的中药与洋地黄类强心甙合用,因前者可以减慢胃排空和胃肠蠕 动,使后者吸收增加、血药浓度增高易致中毒。

       地高辛与中成药华山参片合用,后者有抗胆碱作用,可抑制肠蠕动,增加药物与肠黏膜 的接触时间,因此,可促进难溶性药物地高辛的吸收,相反若与大黄、番泻叶、火麻仁等泻 药合用,由于胃肠蠕动速度加快,使地高辛不能充分溶解,吸收减少,血药浓度降低而影响 了疗效;但是红霉素片却不能与华山参片同服,由于华山参片的抗胆碱作用,使红霉素在胃 中的停留时间延长,容易被胃酸破坏而失去疗效。 

3 生成络合物或沉淀 

       含有钙、镁、铁、铝等二价以上的金属离子的中药(如石膏、海螵蛸、石决明、龙骨、 牡蛎、代赭石、瓦楞子、赤石脂、滑石、磁石、蛤壳等)和中成药(如防风通圣丸、牛黄上清 丸、牛黄解毒丸、明目上清丸、追风丸、朱砂安神丸、六一散、橘红丸等)及汤剂(如桂甘龙 牡汤、旋覆代赭汤、白虎汤等)不宜与四环素类抗生素或异烟肼等合用,因后者能与其中的 多种二价以上的金属离子产生络合反应,生成难溶的络合物,从而使吸收减少,并增加对胃 肠道的刺激,降低疗效。另外,含槲皮素的中药(如柴胡、旋覆花、桑叶、槐花、山楂、侧 柏叶等)和中成药(如逍遥丸、舒肝和胃丸、山楂丸、桑菊感冒片、回生丸等)不宜与含有钙、 镁、铁、铝、铋等金属阳离子的西药如碳酸钙、维丁胶性钙、硫酸镁、硫酸亚铁、氢氧化铝、胶质次枸橼酸铋(德诺)等合用,在体内它们可形成螯合物而降低疗效。各种动物胆汁或含胆汁的中成药,如蛇胆川贝散、蛇胆川贝枇杷露、三蛇胆川贝末、蛇胆陈皮末等不宜与奎尼丁合用,因可生成不溶性的络合物而降低疗效。含有皂甙成分的中药,如人参、三七、远志、桔梗等不宜与酸性较强的药物合用,因为在酸性环境中在酶的作用下,皂甙极易水解失效;同时也不宜与含有金属成分的盐类药物合用,如硫酸亚铁、次碳酸铋等,町形成沉淀而使药物失效。

       蒲黄炭、荷叶炭、煅瓦楞子等不宜与生物碱、酶制剂同服,因为药物炭吸附作用抑制西 药的生物活性,影响药物吸收。甘草及其制剂不宜与多元环碱性强的生物碱如利血平等及抗 生素同用,因为甘草酸能使生物碱沉淀而减少吸收。含大量鞣酸的中药(如大黄、五倍子、 桂皮、侧柏叶、地榆、狗脊、石榴皮、山茱萸、诃子、虎杖、蔚蓄等)和中成药(如四神丸、 六味地黄丸、虎杖浸膏片等)及汤剂(如八正散、大承气汤等)不宜与四环素类抗生素、大环内 酯类抗生素、利福平、灰黄霉素、制霉菌素、林可霉素等抗生素,以及含金属离子的西药(如硫酸亚铁、乳酸钙、葡萄糖酸钙、矽碳银、氧化铝、维生素B1等),洋地黄等强心苷类,含生物碱的奎宁、士的宁等合用,因会在体内生成鞣酸盐沉淀物,使药物不易被吸收而降低疗效。另外,这些含大量鞣酸的中药也不能与维生素B1同用,两者可牢固地结合形成不溶之物而被排除体外,失去疗效。 

(二)对体内分布的影响 

       药物吸收后随血液循环被转运分布到各组织器官,药物分布不仅与药效有关,也与毒性 有关。临床上,药效受药物分布和未结合药物浓度两种因素的影响。药物剂量和剂型必须提 供足够高的未结合药物浓度,以保证有足够的药物到达药物的作用位点。 

       当两种药物同时作用时,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,可能引起蛋白结合药物的置换,引起药物分布改变。如果中西药物蛋白结合率均较高(大于 90%),两个药物合用极有可能改变西药 在体内的浓度,从而影响分布,改变药物效应。 

       例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(链霉素、庆大霉素、卡那霉素等)与含硼砂的中成药合用时, 能使前者排泄减少,抗菌作用增强,但同时可增加脑组织中药物的浓度,使药物对前庭神经 毒性增加。在用庆大霉素治疗胆道感染时,合用理气药枳实,可提高庆大霉素的抗菌作用, 因为枳实能松弛胆道总管括约肌,是胆道内压力下降,可增加胆道中庆大霉素的药物浓度。 这些都说明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对相互的分布有很大的影响,从而产生对疗效的影响。

       对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患者,常见用青霉素和金银花制剂做常规配用,金银花内含有绿原 酸、异绿原酸等抗菌有效成分,其水浸液对金葡萄、痢疾杆菌、肺炎球菌等有广谱抗菌、抗 病毒作用。金银花与青霉素合用,二者在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上产生协同作用,因而能加强 青霉素对耐药金葡萄的抗菌作用,可提高抗菌效力。

       含有鞣质类化合物的中药在与磺胺类药物合用时,导致血及肝脏内磺胺类药物浓度增 加,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肝炎。银杏叶与地高辛合用促进主动脉内皮细胞内Ca2+水平,使地高辛的游离血药浓度明显上升,易造成中毒。 

(三)对药物代谢的影响 

       药物代谢又称生物转化,是指机体对药物的化学处理过程。大多数中西药物在体内经过 不同程度的氧化、还原、水解、结合等过程,其中氧化、还原和水解过程为一相代谢,结合 反应为二相代谢过程。体内药物代谢酶有专一性和非专一性催化酶,前者如单胺氧化酶,后 者如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 P-450 酶系统(肝药酶)。在发生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的酶系统中, 多数作用与氧化代谢,尤其是细胞色素 P-450 有关。 

1. 影响肝药酶的活性 

       ① 酶促作用:是指某些药物具有增强肝药酶(P450 酶系)活性的作用,可使药物代谢加快,从而使半衰期缩短,疗效降低。现已知有 2000 多种药物具有酶促作用,乙醇就是其中之一。

       中药酒剂、酊剂、流浸膏剂及浸膏剂中含一定浓度的乙醇,它能使肝药酶活性增强,与 西药与苯巴比妥、苯妥英钠、安乃近、利福平、二甲双胍、胰岛素等药酶诱导剂合用时,使 上述药物在体内代谢加速,半衰期缩短,药效下降;当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盐酸氯米帕明、丙 咪嗪、阿米替林及多塞平等配伍使用时,由于肝药酶的诱导作用,使代谢产物增加,从而增 加三环类抗抑郁药的不良反应。

        ② 酶抑制作用:中西药合用时发生的酶抑反应也会影响药物在体内代谢,使药效降低或毒副作用增加。 

       富含鞣质的中药如大黄、山茱萸、柯子、五倍子、地榆、石榴皮、虎杖、侧柏等,在与 淀粉酶、蛋白酶、胰酶、多酶等含酶制剂联用时,与酶的酰胺键或肽键结合形成牢固的氢健 缔合物,使酶的效价降低,影响药物代谢。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呋喃唑酮、异烟肼、丙卡巴肼、司来吉米等通过抑制体内单胺氧化酶的活性,使单胺类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、多巴胺、5 羟色胺等神经递质不被破坏,而贮存于神经末梢中,但口服含有麻黄碱成分的中成药如麻杏石甘片、气管炎糖浆、哮喘冲剂、大活络丹、人参再造丸等时,麻黄碱随血液循环至全身组织,促进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大量释放,引起头痛、恶心、呼吸困难、心率不齐、运动失调及心肌梗死等不良反应,严重时可出现高血压危象和脑出血,因此临床上应避免联用。

2. 破坏或降低酶的活性 

       含消化酶或酵母酶的中药(如神曲、麦芽、豆蔻等)和中成药(如保和丸、银翘解毒丸等) 不宜与酶类西药(如胃蛋白酶、多酶片、多酶生、淀粉酶、胰酶等)伍用,因后者会破坏中药 中的酶以及有益微生物,从而影响中药的药效。反之,西药的酶类药物又不宜与含砷、钙、 镁等金属元素的中药(如雄黄、石膏等)和中成药(如六神丸、牛黄解毒丸、解毒消炎丸等)合 用,因其中金属离子可与酶结合,而使西药疗效降低。 

3. 酸碱中和 

       具有明显酸或碱偏性的中药和西药配伍应用,要考虑到酸碱中和反应会降低疗效。例如 酸性的中药(如山楂、山茱萸、乌梅、五味子等)和中成药(如乌梅丸、山楂丸、六味地黄丸等) 若与碱性西药(如氨茶碱、复方氢氧化铝、碳酸氢钠等)同用;或碱性中药(如煅龙骨、煅牡蛎、硼砂、龙齿等)和中成药(如痧气散、行军散等)若与酸性西药(如阿斯匹林、胃蛋白酶合剂等) 合用,均会由于酸碱中和作用而降低药物的疗效。 

4. 发生还原反应而生成有毒物质 

       中药殊砂(含汞)或含殊砂的中成药(如朱砂安神丸、六神丸、七厘散、紫雪丹、苏合香、 冠心苏合丸等)不能与具有还原性的西药(如溴化钾、溴化钠、碘化钾、碘化钠、硫酸亚铁、 亚硝酸盐类药物等)合用,因二者相互作用可发生还原反应而生成有毒的溴化汞、碘化汞和 硫化汞等有毒的物质,引起较严重的汞中毒,例如药源性肠炎而见赤痢样大便等。 

(四)对排泄的影响 

       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经肾脏排出体外,排泄方式为肾小球滤过,肾小管细胞对滤过液 中药物的重吸收和肾小管细胞对药物的主动排泌,而肾小管内尿液的酸碱度对药物的解离有 明显的影响,可影响药物的重吸收。许多中药制剂酸化或碱化肾小管内尿液,从而影响西药 的解离度,使其重吸收增加或减小,可使排泄减慢或加快。大多数弱酸性或弱碱性西药均以 解离型或非解离型两种状态存在于。肾小管滤液中,脂溶性高的非解离型药易透过肾小管上 皮细胞的类脂质层,所以它们易被。肾小管重吸收而排泄较慢。反之,水溶性高的解离型药 物难于透过肾小管上皮细胞膜的类脂质层,则不易被。肾小管重吸收而排泄较快。肾小管内 尿液的酸碱度对药物的解离有明显影响。 

1 增加排泄 

        碱性药物由于与酸性药物发生相互作用,可大大加快药物排泄速度,导致药效降低,甚至失去治疗作用。碱性中药如煅牡蛎、煅龙骨、红灵散、女金丹、痧气散、马贝散、陈香白露片等与尿液酸化药诺氟沙星、呋喃妥因、吲哚美辛、头孢类抗生素等合用时,酸性解离增多,排泄加快,使作用时间和作用强度降低;红霉素在碱性环境下抗菌作用强,当与含山楂制剂合用时,可使血中 pH 降低,导致红霉素分解,失去抗菌作用;此外,冰硼散可使尿液碱化,增加青霉素与磺胺类药物的排泄速度,降低药物有效浓度,抗菌作用明显降低。 

       四环素类、多粘菌素、新生霉素、氨苄青霉素、呋喃坦啶等在酸性尿液中杀菌能力较强。当应用这些药物治疗泌尿系感染时,应多肉类荤食,因其含氯、硫、磷等元素较高属酸性食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,产生许多的酸性物质(硫酸根或磷酸根)经尿液排出(使尿液呈酸性),从而增强抗菌药物的抑菌或杀菌作用。酸性中药如硇砂、乌梅、山楂、女贞子、山茱萸、五味子等可酸化尿液,增加酸性西药呋喃坦啶、阿斯匹林、水杨酸钠、消炎痛、磺胺、青霉素、先锋霉素、苯巴比妥等在肾小管的重吸收,可提高血浓度,增强疗效;但是与一些碱性药物如氢氧化铝、氢氧化钙、碳酸钙、枸橼酸镁、碳酸氢钠、氨茶碱、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合用时会发生酸碱中和而降低或失去药理作用。 

2 减少排泄 

       酸性较强的药物相互合用时酸化体液而使药物排泄减少,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。含有机 酸成分的中药如乌梅、山茱萸、陈皮、木瓜、川芎、青皮、山楂、女贞子等与磺胺类及大环 内酯类药物合用时,因尿液酸化,使磺胺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溶解性降低,增加磺胺类和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肾毒性,导致尿中析出结晶,引起结晶尿或血尿。 

二、中西药相互作用的药效学 

      中西药物相互作用的药效学,包括中西药物相互作用发生于药物作用部位,它们可改变 效应器官对相同浓度药物的敏感性,表现在同一受体部位或相同的生理系统上作用的相加, 增强或拮抗。 

(一)、协同增效 

       含麻黄的中药汤剂或中成药与苯海拉明或胶丁钙并用,治疗支气管哮喘明显。氨哮素、 洋金花联用治疗支气管哮喘亦可起协同作用。中药黄芩、木香、砂仁、陈皮等对肠道有明显 抑制作用,可延长地高辛、维生素Bl及灰黄霉素等在小肠的停留时间,使药物吸收增加;甘 草与氢化考的松,黄柏与四环素、痢特灵,猪苓、泽泻与双氢克尿噻、速尿,金银花与青霉 素均有明显的协同作用,使药效增强;谷丙胺与甘草、白芍、冰片治疗消化道溃疡有协同作 用等等。

       芍药汤配合痢特灵或磺胺药治疗菌痢,其效果比单用中药或单用西药更好。中药特效霍 乱灵与土霉素、磺胺嘧啶配合,用于治疗鸭巴氏杆菌病,中药清热解毒,扶正祛邪,中西药 一抑一杀,协同作用,既能迅速杀灭病源,又能提高免疫力,效果优于单用中药,也优于单 用西药。黄芪、党参、女贞子等中药与鸡新城疫弱毒苗合用,增强了免疫效果。用黄芪、党 参、淫羊藿、白术、沙参、麦冬、五味子与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合用,具有提高猪瘟免疫抗体 OD 值的作用,且可延长抗体存留时间。含黄芪的玉屏风散与法氏囊弱毒苗合用,使疫苗的 保护率达 100%,显著高于对照组。红花、黄芪、绞股蓝、何首乌、大青叶、建曲、甘草等 中药与鸡新城疫苗合用,能显著提高 ND 抗体水平。 

       中西复方制剂其效果优于单用西药或单用中药。如:“万乳康”,由淫羊藿、穿心莲与盐酸左旋咪唑配伍,用于治疗隐性乳房炎;“复方禽菌灵”,由穿心莲、板蓝根、苦参与喹乙醇配伍,用于防治禽出败;“克痢顿散”由白头翁、黄柏、秦皮与喹乙醇配伍,用于治疗鸡白痢、禽出败、鸡大肠杆菌病;“复方三黄散”由黄连、黄柏、大黄、火炭母、辣蓼、白头翁、大蒜、番石榴叶与盐酸环丙沙星配伍,用于治疗消化道细菌感染;“消水宁散”由黄芪、茯苓、绞股蓝、陈皮、车前草、泽泻、紫草与氢氯噻嗪配伍,用于治疗鸡腹水综合症。 

(二)、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

       柴胡桂枝汤等具有抗癫痫作用的中药复方与西药抗癫痫药联用,可以减少抗癫痫药的用 量及肝损害、嗜睡等副作用。用麻黄类中药治疗哮喘,常因麻黄素而导致中枢兴奋,若与巴 比妥类西药联用可减轻此副作用。桂枝汤类、人参类方剂与皮质激素类联用,可减少用量和 副作用。黄连、黄柏、葛根等具有较强抗菌作用的中药与抗生素类药联用,可减少抗生素的 不良作用。甘草可降低呋喃妥因对胃肠道的刺激。甘草、白芍、冰片和胃泌素受体拮抗剂谷 丙胺同用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,有利于局部调节和全面调整,加强止酸,促进溃疡愈合, 甘草可降低链霉素对颅脑精神的毒害作用,减轻抗癌药引起的腹泻和白细胞下降的不良反 应。 

       抗结核使用利福平时常引起白细胞减少,同时配服十全大补口服液则可拮抗其副作用, 保证利福平疗程的完成,这是因为十全大补口服液由黄芪、肉桂、党参、当归、枸杞子、鸡 血藤、何首乌等组成,这些中药都具有抗贫血、升高白细胞、促进红细胞生长发育的作用, 综观全方,益气养血,表现出很好的升高白细胞作用。 

       抗肿瘤化疗时使用环磷酰胺常配合六味地黄丸,因六味地黄丸的滋阴作用能提高机体的 免疫能力,而机体的免疫状态与肿瘤的发生、发展有密切关系,特别是细胞免疫水平降低及 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抑制是肿瘤发生、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。故二者合用,六味地黄丸可拮 抗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作用,增强机体的抗肿瘤能力。 

(三)、配伍禁忌 

       中西药联用必须严格把握配伍原则,分清药物的酸碱性,有无螯合物、络合物的形成及 一种药物在体内形成的环境对另一种药物作用的发挥、代谢产物的排泄有无影响。如黄柏的 提取物,与四环素配伍后可产生毒性很大的化学物质,对动物健康造成极大危害。 

1.互相拮抗,降低疗效 

       含重金属离子成分的中药:龙骨、牡蛎、石膏、赤石脂、滑石、明矾等与莨菪碱、阿托 品同用,产生沉淀,影响疗效;

       含鞣酸的中药有地榆、诃子、五倍子、茶叶、大黄、石榴皮、虎杖、麻黄、金樱子、扁 蓄、白芍等与次硝酸铋、碳酸氢钠同用,可被鞣酸分解降低疗效,与四环素,林可霉素、灰 黄霉素、磺胺类同用,易生成不溶性沉淀物使抗生素药物活性降低,甚至失效。与维生素 B1同用,两者牢固结合,长期使用会造成维生素B1缺乏; 

       含淀粉、酯、糖类的中药神曲、豆豉、麦芽等与抗生素、磺胺类同用,能使中药活性降 低,又使抗菌作用大减; 含生物碱的中药麻黄、黄连、元胡、黄柏、益母草、党参、山豆根、苦参、马前子、草 乌、槟榔与四环素、青霉素 G、氨苄青霉素、呋喃坦啶等抗生素同用,可减少抗生素的吸收, 疗效减弱。

       甘草与四环素族、红霉素合用,可降低或丧失这类药吸收,长期联用可引起二重感染; 

      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中药与猪丹毒弱毒菌苗同用,可降低免疫效果。 

       中药神曲有消食化积、健脾止泻的功能,主含淀粉酶、维生素 B、乳酸杆菌等,为酶性 助消化药。若与抗生素同服,不仅使前者酶活性降低,亦使后者的抗菌作用大减,可谓两败 俱伤。

2.增强毒副作用

       含钙较多的中药:石膏、牡蛎、龙骨等与洋地黄制剂合用,可增加毒性。 

       含有机酸类的中药:五味子、陈皮、山茱萸、乌梅、青皮、山楂、蒲公英、枳实、马齿 苋、白芍、银花等与氨基糖苷类,大环内酯类抗生素、磺胺类合用,可增加对肾脏的毒性。 

       含鞣质的中药:石榴皮、地榆、诃子、五倍子与红霉素、四环素合用,会加重肝损害。 同属驱虫药的槟榔与敌百虫合用,会加重毒性反应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常见西药与中药的药效作用 

    西药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中药
药效作用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作用机理
氨基糖苷类

(链霉素、

庆大霉素、卡那霉素等)


碱性中药如硼砂、龙骨、牡蛎及制剂冰硼散、龙牡壮骨冲剂等
拮抗作用(配伍禁忌)
可能产生前庭紊乱的毒性反应,形成暂时性或永久性耳聋及共济失调
含有机酸的中药:如山楂、山茱萸、女贞子、五味子、乌梅、木瓜等
拮抗作用(配伍禁忌)
可使动物尿液呈酸性,引起药物在动物肾小管中析出结晶,损害其肾脏。
穿心莲
拮抗作用(配伍禁忌)
庆大霉素可抑制穿心莲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,使穿心莲的消炎解毒功能降低。
甘草
增效作用
甘草酸可与链霉素结合,并不影响其体内外的抗菌活力,却能降低链霉素对前庭功能的损害。
枳实
增效作用
能松弛胆道括约肌有利于庆大霉素进入胆道,抗菌作用增加;
大环内酯类
含有机酸的中药:如山楂、山茱萸、女贞子、五味子、乌梅、木瓜等
拮抗作用(配伍禁忌)
可使动物尿液呈酸性,引起药物在动物肾小管中析出结晶,损害其肾脏。
含鞣质的中药:石榴皮、地榆、诃子、五倍子
拮抗作用(配伍禁忌)
与红霉素合用会生成鞣酸盐沉淀物而不易吸收, 降低各自生物利用度,易发生药物中毒性肝炎。
甘草
拮抗作用(配伍禁忌)
与红霉素合用,可降低或丧失这类药吸收,长期联用可引起二重感染;
穿心莲
拮抗作用(配伍禁忌)
红霉素可抑制穿心莲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,使穿心莲的消炎解毒功能降低。
中药的洋金花、 天仙子等
拮抗作用(配伍禁忌)
中药其主要成分含有莨菪碱和阿托品等能抑制胃肠蠕动,使胃排空延缓,影响药物到达小肠的速度,故可减少红霉素的吸收。
四环素类
含鞣质的中药:石榴皮、地榆、诃子、五倍子
拮抗作用(配伍禁忌)
生成鞣酸盐沉淀物而不易吸收, 降低各自生物利用度,加重肝损害
含生物碱的中药麻黄、黄连、元胡、黄柏、益母草、党参、山豆根、苦参、马前子、草乌
拮抗作用(配伍禁忌)
可抑制胃蠕动及排空,延长红霉素在胃内的滞留时间,被胃酸破坏而降低疗效
与钙、 镁、 铁等无机盐中药
拮抗作用(配伍禁忌)
四环素类的酰胺基和多个酚羟基能与金属离子形成溶解度小、不易被胃肠道吸收的金属螯合物,从而降低四环素在胃肠道的吸收,降低疗效。

请点击链接下载继续浏览:

upfiles/201610/12/23f45fe9cda2f6bc.zip

Tel:0763-3551933 3111806 Fax:0763-3551777 E-mail:gdrongda@gdrongda.com
Copyright(C)广东容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2043539号-1